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无线电波在超高频段时会被金属反射,遇水吸收,从而成为RFID模块模块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一大挑战。超高频读写器天线具有吸收RFID模块能源的功能,而金属会在超高频读写器周围引起涡流,从而降低了RFID模块场的整体效能。这些涡流还会引起垂直于该金属表面的自己的磁场,而这些垂直磁场则会使超高频读写器区域实效。那么如何让金属环境对超高频读写器变得更友善而使得它能够正常工作呢?
1)准确定位企业想通过RFID模块达到的收益。关注将会用到所收集数据的应用和需要调整的业务流程。
2)选定频率:频率越低,因涡流和寄生电容造成的能量损失也越少。
3)选择一家有在高金属含量环境实际工作经验的合作伙伴。要解决金属环境下RFID模块标签和超高频读写器的调谐这样复杂的问题,没有什么比经验更有说服力
4)设计标签天线时须确保其磁轴与金属平行,以保证与平行于金属表面的磁场的最大耦合。
5)设计合适的包含铁氧体磁心收发线圈的标签天线。铁氧体磁心的高渗透性使小型标签即使在金属表面附近磁场被削弱的情况下也能获取能量。标签尺寸减小也可以降低寄生电容引起的能量损耗。
6)合理设计标签,对金属引起的失谐进行利用。例如,将RFID模块电子标签的设计定为使其具有925MHz空中谐振频率,那么当标签贴附在金属货箱上时,其工作频率即可达到925MHz。所以现在我们在金属环境下的应用,都要选配合适的抗金属标签来实现整个系统运行的正常工作。
晓网科技打造的物联网基础平台晓网云,打通物联网传输层,实现ZigBee、NB-IOT、Wi-Fi、Ethenet、2G/3G/4G、TTL、RS232、RS485、USB等协议接口数据互通,可进行各种无线数据的采集、传输、监控,广泛应用于智能照明(含道路照明,商业照明,农业照明)、工厂自动化数据采集、温湿度监控、RFID模块人员物资定位等领域。
在智能制造国家战略背景下,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为客户企业注入物联网模块技术,提升生产管理效率,帮助客户实现企业的科技跃迁。
查看更多相关资讯,登陆http://www.cells-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