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发展/RFID 及工作原理/RFID 

2018-10-20 admin 172

物联网已被确定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无疑给正在发展的中国物联网又吹来一股强劲的东风,而RFID模块技术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最关键技术,其应用市场必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扩大。 

RFID模块巨大的市场空间即将打开,而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伴随行业的发展,业内的竞争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RFID模块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行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 

据前瞻网《中国RFID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调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全球RFID模块标签的生产数量将达到330亿,是2005年13亿产量的25倍以上,RFID在未来几年的应用会随着产业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从1991年至今,已经有超过15000万台汽车在使用RFID模块标签。而根据分析师的预测,未来RFID模块将主要应用在供应链管理等物流领域,而这个市场将成为RFID市场的重头戏。但如果在应用上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实现RFID模块标签的量产化,RFID模块标签的价格将会迅速下跌,应用普及也将指日可待!

随着RFID模块顺利地进入其部署的第二个十年,业界中该技术的拥护者们都在忙于准备迎接该技术的第二春。

工作原理/RFID 编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一套完整的RFID模块系统, 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Reader 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 用以驱动 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 Reader 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 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RFID 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 感应偶合(Inductive Coupling) 及后向散射偶合(Backscatter Coupling)两种, 一般低频的RFID大都采用第一种式, 而较高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阅读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可以是读或读/写装置,是RFID模块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阅读器通常由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单元组成。阅读器和应答器之间一般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同时阅读器通过耦合给无源应答器提供能量和时序。 在实际应用中,可进一步通过Ethernet或WLAN等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应答器是RFID模块系统的信息载体,目前应答器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线圈、微带天线等)和微芯片组成无源单元。


标签:  市场发展/RFID 及工作原理/RF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