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RFID
(1)发展智能安全技术
很多的技术规范目前已经开始出现,在电子标签推广应用中,RFID模块电子标签的安全问题集中在对个人用户的隐私和企业用户的商业秘密保护、防范对RFID模块电子标签系统的攻击和应用RFID模块电子标签技术进行安全防范等多个方面。使用各种认证及加密的方法和途径可确保RFID模块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安全,比如在读写器发送密码来解锁数据之前RFID模块电子标签的数据处于锁定状态。更严格的还可能是同时包括认证和加密方案。但是RFID模块电子标签的成本直接影响到其计算能力及采用算法的强度。在RFID模块电子标签系统中,可采用流密码加密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密。流密码加密是指将明文信息逐位加密成密文的单钥体制。采用硬件实现流密码加密算法,伪噪声编码加密是其中的方法之一。伪噪声编码具有白噪声信号的统计特性,故整个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且伪噪声编码的形成方式和结构多样化、软件化,可随时变换密钥。RFID模块电子标签采用许多的复杂而又有细微差别的安全技术是有相当难度的,但是解决公众对隐私和安全性方面的疑虑是RFID模块电子标签生产商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重要领域的RFID模块电子标签应用推广中,RFID模块电子标签不仅需要有很高的加密等级技术,而且应用密码方案能否自主掌握,将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2)发展超高频低成本单品级技术
超高频RFID模块射频识别技术因为其识别距离远、识别速度快、有较强的防冲突能力而被主要用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上,并且得到了沃尔玛、麦德隆和IBM 等国际大公司的大力推动,发展十分迅速。在通讯协议上,超高频RFID模块射频识别技术目前发展主要为ISO/IEC18000-6C(EPCGen2),同时有部分ISO/IEC18000-6B 的应用。超高频RFID模块 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子标签应用上还有许多技术难点尚待突破,这表现在:在读取的准确度上,尤其是对靠近液体和金属等特殊介质材料的超高频RFID模块电子标签的读取差错率还比较高。另外,一次性读取防冲突问题及在快速移动物体上的RFID模块电子标签读取准确性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的研究,降低芯片的成本、提高芯片的工作距离、提高芯片的识别效率和芯片的安全问题,是当前主要集中的热点。超高频RFID模块电子标签芯片由于其自身特点,更适合于作为简单的低成本识别标签使用,超高频RFID模块射频识别系统目前还难以支持加密、解密等复杂的算法。所以国外目前在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用于电子标签实现与应用上比较偏重于可用于物流管理的低成本单品级产品的研制与优化的解决方案的提出。
和传统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RFID模块有以下优势:
1.快速扫描条形码一次只能有一个条形码受到扫描; RFID模块辨识器可同时辨识读取数个 RFID标签。
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RFID模块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此外, RFID模块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以应用于不同产品。
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 RFID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此外,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 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
4.可重复使用现今的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 RFID模块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
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 RFID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而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辨读条形码。
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 50Bytes,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 2至 3000字符, RFID最大的容量则有数 MegaBytes。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量会越来越大,对卷标所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7.安全性由于 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
近年来, RFID模块因其所具备的远距离读取、高储存量等特性而备受瞩目。它不仅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大幅提高货物、信息管理的效率,还可以让销售企业和制造企业互联,从而更加准确地接收反馈信息,控制需求信息,优化整个供应链。